[云展览]玉山县博物馆馆藏陶瓷精品展

2022-12-14 09:25:00


陶器,是用黏土或陶土经捏制成形后,经火烧高温而形成的器具。它诞生于新石器时代,是当时人们不可缺少的生活用品。瓷器诞生于商周,是从陶器发展演变而成的,后经1500多年的发展历程,至宋代,名瓷名窑已遍及大半个中国,当时的汝窑、官窑、哥窑钧窑和定窑,以颜色釉及刻花、划花、印花、贴花、剔花等多种装饰技法而享名于世,称为宋代五大名窑。中国瓷都江西景德镇在元代、明代、清代生产的青花瓷成为瓷器的代表,青花瓷釉质透明如水,胎质轻薄,洁白的瓷体上敷以蓝色纹饰,素雅清新,充满生机,闻名天下。

玉山县博物馆藏有历代陶瓷600余件,有西周叶脉纹圜底陶罐、春秋原始瓷兽首鼎、唐青釉四系盘口壶、元龙泉釉葵口杯、明洪武青花福字墩式碗、明青花松梅纹象耳瓶、清康熙镂空青花花卉纹盘、清康熙郞窑红釉胆瓶等。这些或出土或传世的陶瓷,无论是生活用品还是陪葬明器,在烧造工艺、造型技巧、纹饰设计上都有卓越的成就,现遴选部分馆藏精品予以介绍、展示。

图片1.png

西周叶脉纹圜底

1983年4月下塘乡艾家刘家源征集。口径7厘米,高9.3厘米。敞口,束颈,扁鼓腹,圜凹底,颈部以下至底部满饰叶脉纹。叶脉纹是古人用陶拍工具在陶坯上拍打,模印形成的纹饰,它是古代陶器的装饰纹样之一,人字纹中间贯一条主线,状同叶脉。陶罐是古人用来装东西的器具。


图片2.png

图片4.png

22222222222222.jpg

    春秋原始瓷兽首鼎

1983年4月双明镇茅畈山出土。口径13.5厘米,高13厘米。直口平沿微折,一面堆塑一大角怪兽,其中一只角残,用石膏修复。角上印S形纹,面部突出,无五官刻划。相对应唇沿下附一小兽作攀援状,左右两侧附两耳,一只耳残。直腹圜底旋削出小平底,底附三蹄形足。

春秋时朝的青釉瓷还是原始瓷,原始瓷属于瓷器生产的早期和低级阶段,它与东汉以后成熟瓷器相比,烧成温度偏低,胎体没有完全烧结,收水率和显气孔率都比较高,釉层薄而且容易剥落,制作工艺比较原始。但与陶器相比已有很大的不同和提高,它是制陶工艺向前发展的必然结果。


图片6.png


东周原始瓷平底杯

1993年双明镇狗槽岗土墩墓出土。口径12.5厘米,底径7.7厘米,高7.8厘米。囗大微敞,腹部渐收,至底部折收,平底。器形基本完整,口沿有磕损,釉质保存较好,内壁保留有清晰的泥条盘筑痕。   

    1993年10-11月,江西省考古研究所、玉山县博物馆与上海博物馆联合,为探索赣东北地区土墩墓的分布情况和文化内涵,在双明镇区域进行考古调查与试掘。从双明镇五平头村南约200米的丘陵上,当地称作狗槽岗的地方,采集和出土了4件青瓷杯。这件瓷杯与上海市金山县戚家墩遗址下层春秋战国文化层中出土的青釉瓷比较,其形制完全相同,由此推断狗槽岗墓的时代是东周时期。青瓷杯内壁保留的泥条盘筑痕,说明此杯的制坯方法还是比较落后。春秋战国之际,原始青瓷已经开始使用拉坯成型技术。


图片7.png


汉带盖陶谷仓

2001年4月四股桥乡潭头村程家墩墓葬出土。口径12厘米,底径9.7厘米,通高20.5厘米。侈口,平沿微折,丰肩,鼓腹下收,平底,器身拍印斜绳纹。带盖,盖上开三圆形小孔,中间饰一锥形钮。

汉代之始,陶仓开始逐渐增多,成为十分常见的随葬品。汉代先民有着“事死如事生”的丧葬观念,他们认为人死之后,在阴间仍然过着和在阳间一样的生活,所以墓葬是当时人们现实生活的反映。墓葬中随葬陶仓,表明死者期待在另一个世界能够丰衣足食。因此人们把可以储藏粮食的建筑粮仓也做成明器,随葬于墓中。陶仓的数量能够反映出墓主人拥有粮食和土地的多寡,是一种财富的象征,也能彰显出墓主的社会地位和身份。这件陶仓虽为罐形,但上方装饰有仓顶,下方为圆形的谷仓形制,是南方地区的一种随葬器型。

图片8.png

                              唐青釉四系盘口壶

2011年10月怀玉乡蒋家山墓葬出土。口径15.2厘米,底径12.6厘米,高33.6厘米。盘口,束颈,溜肩,鼓腹向下渐收,平底。颈肩部竖贴两个对称的双复系,肩部横贴两个对称的单系,下饰一道弦纹。通体施青釉,釉层厚薄不均,底部无釉。

蒋家山墓葬为一棺一椁式土坑墓,是一座妇人墓,棺椁保存较好。从棺内清理出漆木碟5件,漆木碗4件,木尺1把,铜镜1枚,银手镯1对,银发簪1支,棺外腰坑部位清理出盘口壶1件,共计文物14件(套)。其中铜镜和四系盘口壶为唐代典型器物。

 

图片9.png

明白釉撇口碟

1990年6月冰溪街道上畈头墓葬出土。口径14.4厘米,底径8厘米,高3.7厘米。撇口,浅弧腹,圈足,底足外敛内收,足端斜削。胎质细腻,内外施白釉,底足有釉,釉色光莹,通体开片。

白釉瓷是以含铁量低的瓷坯,施以纯净的透明釉烧制而成的。最早出现于北朝,经隋唐烧制技术日臻成熟。明代早期的白釉胎色洁白,胎土淘炼较元代精细,釉色有白中泛青的卵白色,也有白色。元代开始景德镇窑工逐渐改变了胎的配方,在瓷石中加入少量高岭土,明代加入量愈来愈多。釉的配方也作了相应的改变,减少釉灰(氧化钙)用量,代之以含有少量钾石作为助熔剂的高碱——石灰釉。这种改良配方的实施,提高了瓷胎的烧成温度,避免了瓷釉泛青的现象。此件白釉碟胎质细腻,釉色莹润,是民窑中的细瓷产品。

图片10.png

 

明青花莲花纹梅瓶

1990年6月冰溪街道上畈头墓葬出土。口径4.5厘米,底径5.7厘米,高18.7厘米。小口,短颈,丰肩,肩以下收敛,胫部瘦长,底部外撇,平底,底部无釉。瓶身从上至下有四层青花纹饰,各层之间分别用一至两道旋纹相隔。两只瓶除第一层纹饰外其它各层纹饰大致相同。第一层纹饰一只瓶为飞凤纹和云纹,另一只为如意云纹和向日葵纹,如意云纹用外粗内细两条线勾出,内饰繁密的卷云纹;向日葵纹只绘半个,与如意云纹交错相隔。第二层为主题纹饰,由上下两朵莲花组成,上一朵是扎了缎带的束莲,下一朵是折枝莲,共三组,以“壬”字形云纹间隔;第三层为八瓣几何形仰莲纹,花瓣内加饰一串圆圈纹;第四层为回纹。画面层次清晰,疏密相间。釉面滢润,釉色白中泛青,有细长开片,颈部有缩釉现象。青花发色蓝中泛灰,浓处呈灰黑色,有黑褐色斑点。

梅瓶,造型挺秀、俏丽,以口小只能插梅枝而得名。最早出现于唐代,因瓶体修长,宋时称为“经瓶”,作盛酒用器,明以后被称为梅瓶。随着朝代的更替,梅瓶不仅造型随着人们的审美在变化,功能也在变化。明代发展成为礼器,是墓葬中重要的陪葬品之一。这对梅瓶以莲花为主题纹饰,画法已趋向写实,花形更清晰传神。莲花既有高洁清廉,出污泥而不染之意,又有生活富足,连年有余的寓意。它随着佛教的传入开始流行,成为中国传统的吉祥纹样。

图片11.png

明青花松梅纹象耳瓶

1990年6月冰溪街道上畈头墓葬出土。口径5厘米,底径6.2厘米,高16.7厘米。盘口,长颈,颈饰一道凸棱,两侧以象鼻作耳,鼓腹,至胫部内收,覆喇叭底,底足无釉,有旋削痕。瓶身从上至下有五层青花纹饰,各层之间分别用两道旋纹相隔。第一层纹饰为蕉叶纹,第二层为“壬”字形云头纹;第三层主题纹是松树、梅花,辅助纹为兰花、竹子;第四层为波浪纹,第五层为变形花纹。层次清晰,繁而不乱。釉色白中泛青,有缩釉现象。青花发色偏灰,浓处呈灰黑色,局部有黑褐色斑点。

松竹梅兰被称为“四君子”,是传统的寓意纹样。松树代表坚贞不屈,竹子代表谦虚谨慎,梅花代表淡雅清高,兰花代表高洁典雅。将它们绘在一起,组成雅俗共赏的吉祥图案。这对象耳瓶的绘画出自民间艺人之手,笔法娴熟,无拘无束,随意天然,具有质朴美感。贴在颈部的两只耳朵,捏塑成象的鼻形,曲线自然流畅,形象逼真。象鼻吸水,有吸财、招财的寓意。大象厚重稳行,寓意“太平有象”“喜象升平”。


图片12.png


明青花犀牛望月纹碟

1990年6月冰溪街道上畈头墓葬出土。口径13.5厘米,底径7.8厘米,高2.5厘米。撇口,浅弧腹,矮圈足,釉底,底部有火石红。器身内外施白釉,釉色白中泛青,呈卵青色。口沿施酱釉,碟内青花双圈内绘一跪卧的犀牛回头望月的纹饰,笔触潇洒,风格豪放。

犀牛望月是一成语,比喻见到的不全面。犀牛的角是弯曲的,且长在眼睛前部,视线受到角的影响,看到月亮也是弯的。犀牛望月也叫“吴牛喘月”,吴牛指江淮一带的水牛,吴地水牛见到月亮以为是太阳,因惧怕太阳曝晒而喘息不止,比喻害怕类似的东西,亦指炎热的暑天。有关历史典故和民间传说有若干个,意思各不相同,但流传更为广泛的寓意为翘首企盼幸福生活。


图片13.png


明卵白釉敞口碟

1990年6月冰溪街道上畈头墓葬出土。口径7.2厘米,底径3.4厘米,高2.6厘米。敞口,浅弧腹,矮圈足,器身内外施卵白釉,釉色白中微泛青。

卵白釉是元代景德镇窑在青白瓷生产的基础上创烧的一种新品种,因釉色似鹅蛋,呈现白中微泛青的色调而得名。其主要装饰手法是模印。因部分瓷器上有“枢府”二字,被认为是元代军事机关枢密院定烧的一种官窑瓷器,所以卵白釉也叫枢府瓷。但大多数卵白釉瓷器是不带款,也没有纹饰,只是有枢府、太禧、福禄等款的卵白釉质量最好。元朝政府对手工业采取了大力扶持政策,使枢府瓷能够在民间大量烧制

图片14.png

 

 图片15.png


明福字款青花缠枝莲纹碗

1990年6月冰溪街道上畈头墓葬出土。口径14.4厘米,底径6厘米,高6.5厘米。撇口,弧腹,圈足,底足无釉,粘有沙粒。碗内口沿饰一道弦纹,碗心青花双圈内草书“福”字。外壁口沿及下腹部分别饰有一道和两道弦纹,之间绘缠枝莲纹,莲花为旋涡状,花朵的左右两边有点饰的莲瓣状物,枝叶稀疏。釉质肥润,呈卵青色,青花蓝中泛灰,有晕散现象,浓处呈灰黑色,积釉处有黑褐色铁锈斑。

缠枝莲纹饰是缠枝纹的一种,为传统吉祥纹样。因其图案花枝缠转不断,故称缠枝纹,明代称为“转枝”。缠枝莲由莲花组成,并以藤蔓卷草经提炼变化而成,造型优美生动,委婉多姿,富有动感。因其结构连绵不断,故有“生生不息”之意,寓意吉祥。以青花表现缠枝纹始于元代,到了明代,不论官窑还是民窑都很盛行。这件缠枝莲纹碗纹饰为明早期民窑的“一笔画”,线条流畅,粗细变化明显,重意不重形,率性而为,稚朴洒脱。


明龙泉釉海水纹葵口杯

口径11.6厘米,足径4.5厘米,高6.8厘米。杯为喇叭形花口,腹较直,近底处内折,圈足。胎体厚重,通体施青釉,底足露胎泛红,中心有釉。外壁有多条出筋,出筋处施釉更薄,釉色更浅,近底一周刻划花瓣纹。内壁刻划海水纹,底心模印花卉纹。

龙泉窑是历史上的一个名窑,因其主要产区在浙江省龙泉市而得名。它开创于三国两晋,结束于清代,生产瓷器的历史长达1600多年,是中国制瓷历史上最长的一个瓷窑系。龙泉窑以烧制青瓷而闻名,宋元之际,龙泉窑青瓷的烧制进入鼎盛时期,经过历代窑工智慧和技巧的积累,这里烧制出青如玉、明如镜、声如磬的青瓷。青瓷“绚烂之极,复归平淡”的审美境界正符合宋代美学思想,客观上促进了宋代青瓷的发展。南宋时龙泉烧制出晶莹如玉的粉青釉和梅子青釉,更是让龙泉青瓷的发展达到顶峰。元代龙泉青瓷生产规模继续扩大,窑址和产品的数量都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产品品种增多,风格多样化,远销世界各地。明初在龙泉窑设立了官窑,龙泉官窑器延续了元代的大器风范,将厚实雄浑的审美理念发挥到极致。它将刻花与厚釉结合得恰到好处,从而使刻花装饰工艺取得了新的突破。明代中叶以后龙泉青瓷走向衰弱,器物胎体厚重,制作粗糙,胎色为灰黄,釉层厚,透明度高,釉表光泽强,釉色有青灰、茶叶末、灰黄等几种,装饰以釉下刻花为主,亦有模印人物故事的装饰方法。

 图片18.png

                                                        清乾隆五福捧寿蓝釉盘

1983年4月20日临湖镇院边村征集。口径29厘米,底径15厘米。器身通体施蓝釉,釉色光润,纹饰以青花描绘,白釉勾边。盘内寿字居中,八朵三叶花纹将其包围,外层饰五只蝙蝠,形成“五福捧寿”图案,五福捧寿是我国民间广为流传的一种传统吉祥图案之一,寓意多福多寿



清康熙青花花卉镂空瓷盘

口径27.4厘米,底径17.5厘米,高5.6厘米。敞口,弧腹,盘内绘有青花山石、兰花、秋菊和蝴蝶。底部圈足内刻有墓志铭。铭文“公讳同文,字景周。大琴陈生壁公之长子也。娶丹溪庠生李士遴公长女。生子三:长锦龙,次宗唐,三宗峤。女一如金,适丰山邑廪许绍龙。公生清康熙戊辰(1688年)六月初六日亥时,享年六十三岁,殁清乾隆十五年(1750年)庚午五月初五日寅时。立此以垂永远。不孝男锦龙、宗唐、宗峤;孝媳赖氏、李氏;孝孙思仲、思来、思佛,女孙菊清”。墓志铭,是古代文体的一种,通常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序文,记叙死者世系、名字、爵位及生平事迹等称为“志”;后一部分是“铭”,多用韵文,表示对死者的悼念和赞颂。

图片21.png


清咸丰釉里红花鸟瓷盘

      1982年12月25日六都乡官仓边村征集。口径24厘米,底径16厘米,高5.5厘米。敞口,矮圈足,胎色洁净,釉色白中泛青。盘内绘青花梅树一枝,喜鹊四只,花蕊和鹊身用釉里红点缀。盘中刻有董宜人墓志銘文“皇清诰封宜人,从颖川郡显妣董宜人,生乾隆戊申八月六日卯时,终咸丰丙辰五月四日午时,孤哀子,陈椿龄、陈知新,泣血敬勒”。



图片22.png


           清康熙郞窑红釉胆瓶

口径4.5厘米,底径12.2厘米,高38.7厘米。直口,细长颈,通体施郞窑红釉,釉面光洁透亮,釉色莹澈浓艳,仿佛初凝的牛血一般猩红,光彩夺目。朗窑红釉是清康熙年间模仿明宣德时期宝石红釉特征烧制的,因其当时督陶宫郎廷极所督烧的郎窑,故称“郎窑红”。胆瓶,因器型如悬胆而得名。它是一种花器,指栽种花草的容器。始烧于唐代至清中晚期,盛行于宋代,是陶瓷器型中的经典。

图片23.png


                                                                            清豇豆红釉葫芦瓶

口径4.6厘米, 底径2.5厘米,高2.1厘米。通体施豇豆红釉,豇豆红是铜红高温釉中的一种,为清康熙晚期出现的铜红釉品种。因其釉质匀净细腻,以不均匀的粉红色、犹如红豇豆一般、造型轻巧灵秀而得名。又因其浅红娇艳似小孩脸蛋、如三月桃花,又被人称为“娃娃脸”、“美人醉”。此瓶体似葫芦,故名“葫芦瓶”,小口,短颈,因“葫芦”与“福禄”谐音,且器形像“吉”字,故又名“大吉瓶”,寓意大吉大利,葫芦瓶为民间所喜爱,遂成为传统器形。

 图片24.png

                                     民国粉彩鱼藻图帽筒

口径12厘米,底径12厘米,高28.3厘米。直筒深腹,玉壁底,器型规整,白釉地,口沿一周描金,主题纹饰为粉彩鱼藻纹,画工流畅,设色雅丽,画面上方题款“月白精神,江西景盛陶业于珠山出品”。器底有红彩款“景盛陶业公司”。

“帽筒”又称“官帽筒”,最早为清代官员用于放置顶戴花翎的器具。清代官员的帽子有两个后摆,不能叠压,最好悬垂,以保持帽子的形状。官帽平时置于专门的器具上正契合了古人“冠不落地,鞋不上桌”的说法,也能表现出对官帽的尊重和炫耀。在清代康熙、雍正、乾隆时期,官帽多用球形帽架承托。筒状帽筒大约出现在嘉庆时期。帽筒初期多为圆柱中空形状,壁形底、平底或圈足。随着工艺的发展,形制逐渐增加,出现了四方、六方柱等形状,装饰工艺除釉彩外还有镂孔、堆塑等手法。镂孔多为海棠式,如此设计,除了装饰之外,是便于散去帽里的汗气,帽筒里面也可以放置香料。帽筒因兼具实用性和观赏性,被广泛接受,在同治、光绪年间普及到寻常百姓家,用途也逐渐发生了变化,有的成为搁置鸡毛掸、小画轴的器具,也有用作家庭中的陈设用器。此时帽筒不再开口,浑圆一体, 讲究的人家,在左瓶右镜之外,还会摆放自鸣钟,取钟(终)声(生)瓶(平)镜(静)之意。 此外,帽筒又成为婚嫁中新娘必备的陪嫁,所谓“帽筒一对”,不仅是希望夫妇二人出双入对,感情和睦,更是祈盼开枝散叶之后,儿孙后辈也能学而优则仕,出人头地,光耀门楣。

图片25.png



                                                                   民国程鲁粉彩宋人观梅图瓷板画

这幅瓷板画创作于壬午年即1942年,作者程鲁是“珠山八友”之一汪野亭的高徒程子其,他是民国时期新粉彩画家,花鸟、人物、山水无一不精,画工细致。瓷板长38厘米,宽25厘米,厚0.5厘米。画面描绘的是一幅雪景图,图中山上、树枝、花朵、屋顶满是积雪,一位高士站在楼台上观景,构图饱满,设色雅丽。画面右上侧题款“宋人观梅,壬午年仲月,程鲁画于珠山次”。

景德镇瓷板画始于明清时期。民间曾把它镶嵌在屏风、柜门、床架等处用于装饰。清代中期的一些民间艺人,运用中国画中浅绛彩的绘画方法进行临摹和创作,把纸绢上的中国画移植到了瓷器上。清中期以后,瓷板画的发展走向了兴盛,广泛受到人们的青睐,成为了重要的商品瓷。其中的嵌瓷屏风无论是围屏、插屏还是挂屏,都经常会见到镶嵌着装饰意味浓厚的瓷板画。品种非常多,有青花、青花釉里红、五彩、斗彩、粉彩、墨彩、浅绛彩等等,纹饰内容涉及面也很广,包括人物、山水、花卉、翎毛、鱼藻以及各种吉祥图案。

 

图片26.png图片27.png图片28.png


 

清茶叶末釉铃铛杯

口径7.5厘米,底径3.1厘米,高5.6厘米。撇口,深腹,圈足。此杯的造型像倒置的铃铛,铃铛杯由此得名。杯釉面洁白光润,青花发色艳丽。外施茶叶末釉,茶叶末釉是铁结晶釉中重要的品种之一,属高温黄釉,经高温还原焰烧成。明清时期,因其高雅的颜色逐渐受到文人士大夫的喜爱。内饰青花鱼藻纹,因“鱼”与“余”谐音,寓意吉祥、富裕。

图片29.png


清三阳开泰釉长颈瓶

口径4厘米,底径6.2厘米,高16.3厘米。直口,长颈,口沿一圈露白,瓶身有细小开片,釉色主要由红黑两种色釉组成,颈部以红色为主,红色较浅,腹部以黑色为主,红色与黑色之间以淡淡的青绿色过渡。三阳开泰釉属窑变釉品种,即在乌黑发亮的釉面上,呈现三处扁圆的红釉,形同初升的太阳。红釉四周,喷射出黄、青、绿各色丝,好似太阳的光芒,故称“三阳开泰”。


图片30.png


                                                                      清康熙青花开光提篮折技花卉纹盘

口径28.2厘米,底径16厘米,高4.2厘米。敞口,浅弧腹,宽边,平底。此盘构图繁密,纹饰精美,线条自然流畅与中国传统装饰工艺有所不同,具有中西合璧的艺术风格。盘心主体纹饰绘有中国传统的提篮花卉纹,盘外壁绘折枝花卉纹,盘内外围绘连弧纹一周,连弧纹至盘圆心有四个菱花形开光,开光之间的间隙铺绘锦地花卉纹,寓意多福多寿。开光内分别绘有折枝梅花纹和菊花纹,盘中梅花简洁疏朗,花蕾饱满,含苞欲放,茂密的叶子烘托着一朵盛开的秋菊,别有神韵。“”四君子是中国传统文化题材,也是人们喜爱的装饰图案。梅花在隆冬盛开,不畏严寒、象征君子威武不屈;菊花在深秋绽放,顶风傲霜,象征君子隐逸世外。画面整体生气盎然,令人清新悦目。

什么是克拉克瓷?克拉克瓷的名称由何而来?公元1602年,荷兰东印度公司在海上捕获艘葡萄牙商船——“克拉克号",船上装有大量来自中国的青花瓷,由于荷兰人不知道这些瓷器的起源,他们把这种瓷器以船号命名为“克拉克瓷”。“克拉克瓷”是英文Clark porcelain的翻译词,从那时起,克拉克瓷在欧洲开始流行,并成为中国青花瓷出口的代名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