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展览|| 石墨镌华—玉山县博物馆藏碑刻拓片展

2023-06-01 16:45:00

  

       碑刻是含有文字内容的石刻,它集历史、文学、书法、镌刻于一体,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碑刻记录了古代社会活动的各个方面,分为墓志、记事碑、功德碑、纪念碑、题名碑等多个类别,具有历史研究、书法学习、文学欣赏等多项价值

       碑拓是用纸墨等工具,从石刻上捶印出其文字或图案的纸片,对于研究历史文献、文物、书画有重要的价值。本次线上展遴选出玉山县博物馆收藏具有代表性的碑拓予以展示,有助于观众从各个方面去了解玉山的历史文化,尽情享受碑拓文化盛宴


1.jpg


南宋绍兴十九年(1149)
《吉水县丞厅记》篆书碑拓



      该碑拓高93厘米、宽58厘米。碑文是绍兴十九年(1149)汪应辰在任袁州通判时,为其舅子——吉水县丞喻仲远撰写的。文中汪应辰以吉水县丞厅的兴建和使用为载体,来讴歌喻仲远的廉洁奉公、勤政为民

     “吉水为县二百年,丞之所居在县之西南,自建炎三年承火之后,始讬宿于民舍。郊野之外,江流之频,地执垫隘 ,庐井陵杂,其细已甚矣。而淦水倾注,两涘逼笮,不能以容,稍甚则演溢冲冒,殆非可以狎而玩者,然且因循而居之十有八年。至绍兴十六年八月,而桐庐喻仲远居中来丞兹邑,始有意迁诸爽垲。得卜于县之东南,取材于官之隙宇,不敢以欲速勤民力,不敢以苟简诒后患,故经始于其年十二月至十八年四月,然后寝室、厅事、廊庑、门墙毕备。”

      这段文字记载了吉水县丞厅建设起因,建设过程。文中首先点明吉水县丞所住房屋在建炎三年(1129)毁于大火后,只能借住于民房。接着描述县丞住所周边的环境,荒郊野外,河水泛滥,在如此险恶的条件下仍居住了十八年。直到绍兴十六年(1146)喻仲远来吉水任县丞后,才有意将住所迁到地势高而干爽的地方。在选好地址后,取用官府闲置的材料,不劳命不伤财,房子虽简陋但工程质量很好,不留后患,所以前后用时一年零五个月,于绍兴十八年(1148)四月才竣工。

     “一县之事,丞无所不当问者也,往往避嫌守例,谩不顾省,以崔斯立之贤未免出此,则舍于隶人,未见其为不可也 。然而,时异事异,今虽欲为崔斯立而有不得矣。自熙宁以来,更新百度,讲寻遗利,整救宿弊,事之在县者例,皆属之于丞。曰常平、曰坑冶、曰均税,曰经制之财、曰总制之财,凡此数者,是朝廷所当选建使者也,而丞实专之,其体为甚重,非一使者之所能办。至于分局以治,而丞实兼之,其事为甚繁,丞之所居,于是为官府矣。薄书之所庋藏,货泉之所贮储,士民之所观赴,曹胥之所棲集以待事,一不备焉,得无乏吾事哉!此为居中者,所不得而已也。不察夫名实之所在,而犹假古人之绪言赘行以自恕,则其居于斯也,能无愧于屋漏哉!”崔斯立——唐代博陵人(今河北定县),贞元四年(788)登进士科,贞元六年(790)中博学宏词科,元和初年他任大理平事,因上疏朝政得失而被贬官,经过两次迁谪,来到蓝田做县丞。虽有抱负才华不得施展,终虚度岁月,一生碌碌无为。为此,韩愈于元和十年(815)写下《蓝田县丞厅壁记》一文,通过描述崔斯立在蓝田当县丞的种种境遇,揭露当时县丞一职,有职无权,形同虚设,埋没人才。但时势异也,自宋熙宁(1068)以来,朝廷规定更新法制,探寻剩余的利益,整救积蓄的害处,都属于县丞管辖的事务,现在就是想做崔斯立这样闲散平庸的人都不可能了。接着文中述说了喻仲远身兼数职,劳心竭力,整日忙于公务,所以才将其所建好的住所作为办公官署,所有政事都是在此处理。文章最后引用崔斯立做县丞之事,来赞扬喻仲远对工作鞠躬尽瘁,无愧于心!

      落款“十九年五月庚子,左承议郎添差通判袁州军州主管学事兼管内劝农营田事汪应辰记,左迪功郎吉州左司理参军汪涓书”。碑文写于绍兴十九年(1149),由汪应辰撰文,汪涓书丹。  汪应辰(1118-1176),初名洋,字圣锡,玉山县紫湖汪坞人,17岁中状元,是中国历史上最年轻的状元,官至吏部尚书兼翰林学士并侍读,获封玉山伯、上饶侯,谥文定。汪涓,字养源,汪应辰的二兄,绍兴时期进士,官至中书舍人。


2.jpg

南宋嘉定十三年(1220)

《吉水县丞厅记》楷书碑拓

      该碑拓高93厘米、宽58厘米,碑文写于嘉定十三年(1220)。在汪应辰写的文章后又有徐度的加叙:“玉山先生此记为桐庐喻公作也,学奥文雄,世所敬慕,而字皆古篆,往往未能一览尽通,读者病焉。嘉定丁丑岁,新安黄公闶定翁,嗣守其官。越两年,始一新公宇,复重建门庑,或请记之,固谢弗许,乃俾度辩证,书而刻之。谓自此有疑,当一见决矣,不犹愈于它记乎!”

      从这段文字中可以知道,汪涓是用篆体书写《吉水县丞厅记》碑文的,文章虽好,字体难认。而后,嘉定丁丑年(1217),新安黄闶定接任吉水县丞一职。过了两年,造了新官署,就有人提出为黄公写记,黄公坚决推辞不同意,派人多次辩认玉山先生为喻公所作的厅记,要求重新刻在石碑上。

      “公三载于兹,廉以禔身,正以格物,惠以养民,邑人歌之。尽其尊寻,丞开国公正学有源,儒林推重,久班朝著,两守名藩,蔚为周行之彦,而公之伯仲俱岿然。以文学行谊,自名其家,推所学以施于政效,固如斯然。公之族,虽世为新安之望,而自寺丞公徒寓桐庐,视喻公为桑梓,而又葭莩者也。孰知后七十有一年,亦丞吾邑,爰郎喻公之迹,推广而更之,事之兴建得非有数存乎?其间,黄公能勤劳增创,方且益显前人之美而不以自居,岂不圣贤乎哉!是不可以无书。十三年庚辰五月壬子东海徐度书”。

       徐度在加叙中不仅说明了重刻碑文的原因,更是对黄闶定在吉水的政绩大加赞颂,说他在吉水任县丞三年,为官廉正,对百姓实行优惠政策,当地人都歌颂他。黄公拥有显赫的家世,出身开国公,是理学世家,并将所学的知识施之于政。文章结尾作者表明为黄公写记是因为黄公勤政为民,显前人(喻仲远)之美德而不自居,是一代圣贤之人!此记的写作时间是嘉定十三年(1220)。

      在《吉水县丞厅记》篆书碑文中,标题两侧有几行楷书阴刻,内容为“后九十年,余实来丞,读大魁乡先生伯仲之记之字,洗其尘埃,植之檐庑,暇日摩抄,高山仰止,将代书于石,纪岁月。淳祐壬寅春季,玉溪张辐”,这就是说九十年(1239)后,张辐来吉水县做县丞,读了大魁乡(即状元汪应辰的家乡,也就是玉山)先生兄弟的文章和书法,洗去石碑上的尘埃,竖立在廊檐下,有空的时候就摩抄,仰慕前人的高尚品德,于淳祐壬寅年(1242),将所书刻于碑上以作纪念。

  

3.jpg


     南宋绍兴二十七年(1157)

令人杨氏墓志碑拓

    

      该碑拓高82厘米、宽45厘米。墓志主人是令人(外命妇封号)杨氏,名灵光,洛阳人,宋右中奉大夫吕丕问之妻。志文由其长子吕道中撰写,主要有三部分内容,第一部分主要写墓主杨氏的世系,列其曾祖、曾祖母一直到父母的封赠和名讳,彰显了墓主杨氏的高贵身份和显赫家世。第二部分主要写杨氏婚后的德行、去世原因、葬地。志文的最后部分为墓主杨氏的子嗣情况,按当时制度,道中、德中以及他们的儿子,都可以通过父荫、祖荫得官。道中在志文最后写到弟弟德中在归葬母亲之前病逝,并解释了为什么没有请名人写墓志的原因“此姑纪其岁月云尔”,也就是说这通墓志只是记录母亲杨氏的基本信息,待“王师北定中原日”归葬祖坟再重新刻制墓志铭。这通特殊的墓志是北方士族南迁的重要见证,透着南迁士人对朝廷恢复中原的殷切期望。


4.jpg

宋故侍讲修史礼部侍郎开国詹公圹志碑拓


      该碑拓高124厘米、宽82.5厘米。墓志主人是我县南宋进士詹文杓,志文记述了詹文杓的姓名、籍贯、生平事略,并对他的一生作了高度评价。墓志中提到其四世祖为詹叔美,詹叔美的两个哥哥,詹叔善、詹叔羲都是进士。詹文杓的季父(小叔)詹九渊也是进士,共涉及我县南宋进士4人,彰显了詹氏一族的显赫家世

     詹文杓(1199-1268),南宋端平乙未科(1235)进士,字衡父。自幼聪慧,深受叔父詹九渊器重,27岁入中央官学,36岁中进士。累官至礼部侍郎、宝章阁待制,授朝奉大夫、封玉山县开国男

      詹叔善,南宋绍兴戊辰科(1148)进士 ,字继道,奉议郎、诸王宫大小学教授,以文章著名于时,其堂兄弟叔宁、叔逈、叔沄都是进士

     詹叔羲,叔善弟,南宋绍兴乙卯科(1135)进士(与汪应辰同科),又中博学宏词科,字仲和,荆南府教授,著《拙斎文集》二十卷、《拙斎诗集》五卷、《狂夫论》六卷  

      詹九渊,南宋嘉定丁丑科(1217)进士 ,刑部侍郎,朝议大夫

   


5.jpg

6.jpg

明正德十五年(1520)“皇帝玉音”碑拓

碑阳、碑阴

    

     该碑拓高240厘米、宽97.5厘米。“皇帝玉音”碑,上半部碑文比较清晰,下半部尤其左侧残缺严重。碑文有三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是“皇帝玉音”,即皇帝的言语。这段言论是弘治六年(1493),孝宗皇帝在癸丑科的殿试中出的一道试策题

      殿试是由皇帝在殿廷上亲自策问考生,考试内容一般是有关民政、经济、惩弊等项时务,题目由皇帝拟(或钦)定。这道试策题的大意是:弘治皇帝认为,夏商周以后,论守业最好的皇帝是汉文帝。当时国家富裕,礼义兴盛,犯罪率低,刑法几乎搁置不用。朕曾经羡慕他,不知道文帝用什么办法可以做到这样?考查原因,当时对农民采取了减免租税的政策,然而这样的政策在夏商周三代也实行过,更何况是汉代呢?租税减免了,宗庙的祭祀,百官的俸禄,四夷的征战,都不可能停止,将用什么来支付呢?自太祖始建大明,120多年以来,人口繁衍,疆域日益广阔,人民生活安定,经济恢复发展,国家应该富裕了,人民应该有教养了。然而在平民百姓中还会有饥寒交迫,无所依赖的叹息声。因水灾、旱灾、黄河决堤等祸患,还有很多人流离失业,这哪里还算得上富裕呢?特别担心自己不能做得像古人那样。想谋求治理国家的好办法,各位儒生将见识用于庶、富、教三者的先后主次,古人的成功效益,当今的紧要任务,尽心地陈述。朕将亲自阅览。

      第二部分是“进士题名记”,刻于“皇帝玉音”的下方。因碑残缺严重,部分字迹模糊不清,此记是荣禄大夫太子太保礼部尚书兼武英殿大学士刘健奉勅撰写。记述了会试中式的贡士,从殿试到进士唱名,再到恩荣宴、赏赉、太学题名记的过程。

      第三部分是李宽的自叙,刻于碑阴。李宽不仅对他考中进士的过程进行了描述,而且将其刻碑的原因也作了说明。弘治六年(1493)二月,李宽由乡试举人赴礼部会试,考中贡士。同年三月十五日早上,孝宗皇帝御驾殿廷,诏考生进入丹墀,亲赐策问。十八日,皇帝又御驾亲临传胪(唱名),赐进士三甲名次,李宽列二甲第四十名。在鼓乐声中,皇榜被张贴于东长安街门外。第二天,赐进士恩荣宴于礼部。第三天,由状元毛澄率进士到国子监立石题名。皇帝诏大学士刘健撰文镌刻石上,进士的名次刻于下方。刘健的撰文就是“进士题名记”。最后李宽在自叙中说,他做官二十年,官至四川按察司副使。正德四年(1509),以年老多病为由告老还乡,现在已经六十五岁了。从做官到辞官,经历了弘治、正德两朝,始终保持了晚节。皇上的恩宠优厚,李宽怀有不尽的感激之情,恭敬地将他中进士的恩宠荣耀记录下来,镌刻于碑上,传给子孙,成为世代夸耀的珍宝。

     “皇帝勅”碑和“皇帝玉音”碑,碑中记载了玉山人李宽从殿试到中进士,再从做官到升官,最后告老还乡,荣归故里的仕途经历。李宽生于景泰七年(1456),卒年不详 ,弘治乙酉(1489)科举人,癸丑(1493)科进士,列二甲第四十名。官至四川按察司副使




7.jpg

8.jpg

明正德元年(1506)“皇帝敕”碑拓

碑阳、碑阴


     该碑拓高190厘米、宽97厘米。“皇帝勅”碑文原有三部分,位于“皇帝勅”下方的那部分字迹模糊且残缺严重,现在可辨识的仅两部分。第一部分为“皇帝勅”,刻于碑阳;第二部分为李宽的自叙,刻于碑阴

      “皇帝勅”,即皇帝赐给李宽的三道勅书。第一道勅的字迹大部分磨损,第二、三道勅的字迹比较清晰。第一道勅是弘治十七年(1504)九月初六日颁发的,弘治十七年十一月甲辰,调云南按察司管理银场佥事的李宽去四川按察司,主要负责银场管理。第二道勅颁发的时间为弘治十七年(1504)十二月十九日。这道勅正是他到四川上任时,弘治皇帝命他督察管理各卫所而颁发的。卫所是明朝军队的基层单位,建立在屯田之上,卫所军士部分守城,部分屯种,基本保证自给自足,以减轻国家养兵的沉重负担。军士屯田交纳的租税叫做子粒,李宽的任务是督察军队按时耕种,如期交纳子粒。勘查决断军队和老百姓有争夺土地的诉讼,若管理屯田的官吏、旗军、豪强无赖之徒,敢有私占劳役,剥削下屯军士,侵占军屯田地,包揽军屯粮食,拖欠不交子粒的,要秉公追究,根据情节的轻重惩处。储备好粮食,遇到饥荒用以赈灾等。皇上告诫李宽,作为司法监察官员,必须保持廉洁,秉持公正,勤勉谨慎地率领部下,不许有丝毫怠慢疏忽。不能纵容手下作弊。如有违犯,定要追究过失,所以一定要尽心谨慎。第三道勅的内容和第二道大致相同,只是颁勅的时间为正德元年(1506)六月二十九日。

      李宽的自叙,因石碑断裂磨损,内容已不完整。但其行文结构和“皇帝玉音”碑的碑阴相同,说明了奉勅三道的过程、刻碑原因。勅是在行政事务中占据重要位置的文书,行文时以“勅某某”起首,以“故勅”结尾,识以“广运之宝”。官员接受差遣时要亲自领勅,职事完毕,勅须缴进。所以,保存下来的实物很少,目前明代勅书仅为两道,分别藏于国家博物馆和旅顺博物馆。李宽的两道勅刻于碑上,其格式和内容都保持着勅的原貌,留存至今,亦实属罕见。

   

9.png

10.png



明万历十五年(1587)地券碑拓(碑阳、碑阴)


      该碑拓长30厘米、宽29厘米。正面碑文“荣华富贵  地契阴司受用大吉”。地劵是具有道教文化特征的随葬文字材料,是一种象征性的证券,放在墓内意在保证死者对墓地的所有权不可侵犯。反面碑上的文字一行顺写,一行倒写,比较特别。

     

11.png

明故敕封孺人夏母郑氏之墓碑拓


12.png

明故敕封孺人夏母郑氏墓志碑拓

 

      明故敕封孺人夏母郑氏墓志碑拓,长46.1厘米、宽34.7厘米。墓志主人是我县明代进士夏子阳的母亲,志文写于明万历二十五年(1597)二月十一日,由吏部文选司员外郎刘文卿记,夏子阳书丹。时夏子阳任绍兴府推官,志文记述了夏子阳家庭情况,弟夏子泰,妹德姑、靖姑。夏子阳夫人为王氏,有三个儿子,九州(庠生)、九¨、九河(举人)

     夏子阳(1552-1610),明万历壬午(1582)科举人,己丑(1589)科进士,字鹤田,明代名臣。初授绍兴府推官,政绩卓著,升为兵科右给事中,万历三十一年(1603)被任命为出使琉球国正使,三十四年(1606)夏赴琉球册封中山王尚宁。十一月回朝,赐一品服,升太常寺卿(三品)。著《鹤田集》,中有名篇《琉球录》


13.jpg


    明三清宫正门石刻楹联拓片

    该碑拓长170厘米、宽38厘米。三清宫大殿中门左右石框上刻有殿门楹联“殿开白昼风来扫,门到黄昏云自封”。三清宫位于世界自然遗产----江西三清山北部三清福地南侧九龙山口的龟背石上,海拔1533米,是三清山道教的标志性建筑。明景泰至天顺年间(1450-1464)王佑、詹碧云上山重修扩建元代“三清观”,改称三清宫。


14.jpg

清“崇圣祠”碑拓


     该碑拓高85厘米、宽41厘米。崇圣祠位于玉山学宫(县学)的大成殿正后方,也称"启圣殿",为主祀孔子之父叔梁纥之殿。清代,县学屡圮屡建,同治二年(1863)再次重修,光绪三十一年(1905),县学废

    

    

15.jpg



清“太史第”门额碑拓

    

    该碑拓长172厘米、宽75厘米。太史第,是封建时代朝廷太史官员的宅邸。清代的翰林学士,亦有“太史”之称,翰林学士的故宅,也被称为“太史第”。此门额是我县清代翰林任廷槐宅邸的匾额。

    任廷槐,清道光丙午科(1834)举人,咸丰癸丑科(1853)进士,翰林院庶吉士,字午亭,曾任湖北省来凤、靳水县知县,加同知衔。同治版《玉山县志》的总修之一,光绪年间,曾任怀玉书院山长


16.jpg

清同治元年(1862)“永绥堡”碑拓

     

    该碑拓长141厘米、宽68厘米。碑中“永绥堡”三字为双线阴刻,书法遒劲有力。落款为单线阴刻,上款“大清同治元年(1862)十月榖旦”,下款“江西巡抚沈葆真,广信府正堂钟世桢,玉山县正堂章澂,上饶县训导吴庭英建筑”。

     沈葆桢(1820—1879),原名沈振宗,福建侯官(今福州)人,晚清重臣,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民族英雄。咸丰六年(1856),沈葆桢为广信(今上饶)知府,后又任江西巡抚。玉山八磜关隘“永绥堡”位于分水关,地处险要隘口。清同治元年(1862)为防太平军,沈葆桢下令在险要关隘处(玉山与德兴交界处)设筑,在原有基础上加筑双拱券,且拱券门高于原有拱券,上置“永绥堡”石碑,后倒塌,现石碑断为两半,边缘残缺

   

17.jpg

清同治十三年(1874)任祖母刘孺人墓志碑拓


      该碑拓长145厘米、宽31.5厘米。碑中阴刻欧体小楷,共561个字,字体圆润流畅,笔力遒劲。该碑原来是镶嵌在任氏宗祠墙壁上,碑文由刘孺人的曾孙胥王树潘撰写。同治十三年(1874),任廷槐将其书于碑上。

       碑文大意为:刘孺人父母家世籍江南宁国府旌德县,嫁给本县太学生任光全字文蔚为妻,跟随丈夫迁到玉山,家庭贫穷,“刘孺人食勤处俭,不以衣食之费累其心,故能扩大其家”。家里富裕起来后,在玉山稍置田产,丈夫又娶杨氏、王氏。“孺人均善视之,不略苛以绳尺”。刘孺人生儿子任谟,太学生;杨氏生儿子任鼐;王氏生儿子任猷,太学生。杨氏、王氏都早于刘孺人去世。鼐、猷俱年幼,均孺人抚养,鼐又早亡,其儿子志开才两岁,孺人抚育他成长,“爱之如己出,虽春秋高若总其力之惫”,尝曰:“吾视之无异于吾子若孙,则家之人视之亦无异于吾子若孙也。”孺人事舅姑以孝,处内外姻党以恩,逮下以惠,故其阃政雍,睦人无间言,亦小星江汜之风已。任谟有三个儿子:长子志铎,庠生;次子志铭,三子志广。任猷有五个儿子:分别是志谐,志云,志发,志经,志纬。因王树藩的妻子任氏是任谟长子志铎的女儿,就是刘孺人的曾孙女,因此,对刘孺人家情况所闻所知比较详细,于是觉得有义务为刘孺人撰写墓志铭。任廷槐从小听闻曾祖母的淑行,有一天,在大伯志铎那里得到这篇墓志铭原稿,读之可见一斑,于是将其珍藏。这时曾祖母刘孺人去世已六十多年,但不知墓志铭是哪一年撰写,任廷槐认为“先人有美不可以弗传”,所以在同治十三年秋,亲自书于碑上,刻后将碑嵌于任氏宗祠的墙壁上。

       王树藩,清嘉庆辛酉科(1801)举人,字屏宇、介亭,未仕,以授徒为业,著有《北游草》


18.png

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工艺院”碑拓


   

     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余靖题“工艺院”碑拓,长161厘米、 宽78.5厘米。“工艺院”牌匾是光绪癸卯年(1903)冬月,玉山县知县余靖题写,“工艺院”三字为楷书阴刻,苍劲凝重,丰润传神。


19.jpg

清光绪十里山游仙庙凉亭楹联拓片


     该楹联拓片共有4对,长180厘米、宽98厘米。玉山县文成街道十里山社区游仙庙边有座凉亭,当地人称之为新凉亭,由我县光绪十一年(1885)进士、翰林院庶吉士洪嘉與主持兴建。新凉亭柱子上共有四对楹联,均由洪嘉與撰写并书丹,都以“松”“鹤”起首,内容为:“松乔可接帝乡近,鹤鼎犹存古殿遗”“松舟击楫堪乘兴,鹤岭游仙早寄诗”“松高益历干霄节,鹤老尤存警岁心”“松窝此去三十里,鹤舞将搏九万程”。其中“松乔可接帝乡近,鹤鼎犹存古殿遗”的上款为:“清如王先生为鸣九翁度亭基于游仙庙,適得古亭旧址,构亭其上楼,三楹于其右,暑时煮茶饮,行客其间后有好事者,必建游仙庙于斯”,下款为:“无为嘉與”。另一副“松窝此去三十里,鹤舞将搏九万程”的上款为:“清如先生属为王鹤舞翁书”,下款为:“光绪戊申重阳前一日贞一道人洪无为”

    洪嘉與(1863-1919),字贞一,号晓卿,玉山县四股桥乡松树窝人。光绪十一年(1885)进士,钦点翰林院庶吉士。光绪二十八年(1902)任广东南雄知州,因父丧回乡丁忧。工书法,楷书宗法唐人,行书醉心于黄山谷。退居后,致力教育富民移风事业,他兴实业,办学堂。光绪二十九年(1903),以翰林声望在张家花园(今玉山一中)领衔创办了高等小学,兼任堂长

    

20.jpg

民国二十八年(1939)“县立玉山中学”碑拓

    

      该碑拓长161厘米、宽78.5厘米。玉山中学牌匾是玉山县长兼校长王镇寰题写的。碑文榜书,苍劲有力,“县立玉山中学”为减地雕,楷书阳刻。上款“中华民国二十八年二月”、下款“县长兼校长王镇寰立”为单线阴刻,字体略小。1939年2月,经江西省教育厅核准,创办了玉山有史以来第一所县办中学,校名为“玉山县立初级中学”。校址设在孔庙(今玉山一中文苑学校)。县长王镇寰兼任校长并在校兼任公民课。

      1942年5-8月,县城被日寇侵占,学校被迫迁至横街,横街被日机轰炸,又迁到童坊。直到1943年10月才迁回县城,在王家大屋复课。1944年9月迁至张家花园,即今天的玉山一中校址。

       1949年5月5日,玉山解放。解放后,校名沿用玉山县立初级中学。1958年秋,县委县政府决定创办高中,校名改称“江西省玉山中学”,成为玉山县历史上第一所县办完全中学。

    

21.jpg

民国二十九年(1940)

浙赣铁路抗战殉职员工纪念碑拓


    该碑拓高205厘米、宽70.5厘米。阴刻楷书,碑文共计600余字,以骈体文撰写,记述了“九一八事变”后,日军侵占中国东北,又陆续在华北、上海等地制造事端,蓄意挑起全面战争。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空前危机,全国各阶层人民掀起了抗日救亡的高潮。“七七事变”后,中共中央发布通电,号召全国军民团结起来,一致抵抗日本的侵略。中日双方在上海展开了抗战以来规模最大,最为惨烈的一场战役——淞沪会战。此时浙赣铁路刚竣工通车不久,肩负着为前线运输的艰巨任务。在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的引领下,浙赣铁路局员工为支援前线作战,恪尽职守、前仆后继,用鲜血和生命保证了铁路运输的畅通。纪念碑立于1940年7月7日,立碑之早在全国的抗战纪念碑中实属罕见。此时正是抗战最艰难的时期,浙赣铁路抗战殉职员工纪念碑的矗立,表达了路局人民对抗战必胜的坚定信念,对日本侵略者的无比痛恨,对抗战中英勇牺牲的铁路员工的崇高敬意

                               结束语

     碑拓不仅是一门传统技艺,更是与时间对话的艺术,它承载着文化发展的重要使命,是历史发展的一个重要佐证。本次展览旨在让观众通过碑拓了解书法艺术,增强对碑拓这一传统技艺的学习兴趣,丰富碑拓的文化知识,坚定文化自信,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