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山博物馆2024年度工作总结
2024年,适逢新中国成立75周年,我馆在局党组的坚强领导下,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我们深入学习并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严格遵守《文物保护法》及《博物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矢志不渝地追求“让更多人了解博物馆、认识博物馆、走进博物馆”的崇高目标。
秉承“开放服务、管理提升”的核心理念,我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勇于担当,积极作为,连续五年在全省公共服务考核中荣获优秀等次,这既是对我们工作的肯定,也是对未来发展的鞭策。
为了进一步提升博物馆的综合水平,我们严格按照国家二级博物馆的评估标准,不断完善基础设施,精心落实各项工作措施。通过补短板、强弱项,我们持续提升了服务质量,使得博物馆的各项工作均迈上了新的台阶。展望未来,我们将继续努力,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贡献更大的力量。
一、精心策划,让展陈内容精彩纷呈
我馆充分利用5个(近1000平方)临时展厅,打造原创大展与引进临展相结合,展览精彩纷呈,推出了高档次高品位的临展。全年举办临时展览12个。
1、来自光武帝乡的大汉文明——南阳汉画拓片精品展。该展览展出汉画拓片40件,共分为南阳汉画像石中的建筑艺术、历史故事、社会生活、天文神话、角抵斗兽、舞乐百戏,祥瑞升仙七部分,多维度展示了汉代社会万象、宗教礼制、精神风貌与审美风尚。
2、纳西族东巴文化展。该展览为文物陈列和版面文字、图片介绍相结合。展出东巴文化文物160多件(套),全面介绍了纳西族与东巴文化、东巴教及祭祀文化、纳西象形东巴古籍文东巴宗教艺术、东巴文化研究与传承六部分内容。生动详实地介绍展示了东巴文化艺术形式、内涵特点、人文情怀与精神实质。
3、玉耀长河——凌家滩文化展。本次展览分“长江流域相对独立的考古学文化”“中国史前治玉中心和第一个高峰”“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发祥地之一”三个单元,共展出凌家滩遗址出土文物122件套、文物复制品80件套。展览再现了中国史前治玉文化中心凌家滩的繁华盛景,精美的玉器、高超的技艺、独特的造型,展示着久远的古国形态和文明曙光。
4、镂云裁月 妙笔神针——吉林地区满族绣品展。本次展出81(件套)作品,多来自吉林地区的打牲乌拉总管衙门辖地,时代跨度从清代到民国,以代表满族民间刺绣精华的“枕头顶绣”和“幔帐套绣”为主,堪称传统艺术瑰宝。
5、澄怀味象——白银市博物馆馆藏书画展。展出文物31件,集中了清代及以后甘肃省内外诸多地方名家的墨宝手迹,不仅有省内唐琏、张云锦、刘庆笃、范振绪、杨思等人的作品,同时还展出刘墉、林则徐、左宗棠、吴昌硕、于右任等国内书画大家手迹,充分展现出白银地区自古崇文尚礼,名人辈出和民间收藏丰富的特点。
6、魏巍堂堂百代之师——药王孙思邈崇祀文化特展。展出铜川博物馆馆藏文物共56件/套,以孙思邈崇祀文化为主线,围绕孙思邈的生平事迹及后人对其的崇祀活动进行展览,弘扬孙思邈“大医精诚”医德思想,充分展现具有悠久历史和独特理念的中医药文化。通过文化交流,让更多的人了解药王孙思邈及其背后的历史故事和医德思想,弘扬传统中医药文化,坚定文化自信。
7、云南文山州民族服饰展。展出了文山当地壮、苗、彝、瑶4个少数民族的多套精品服饰。展览服饰按照文山州各少数民族支系进行分类展示,综合体现了当地少数民族风格各异的鲜明特色、亮丽的用色搭配、精湛的服饰制作工艺和刺绣工艺。展览共展出47件(套),包含各类男女盛装、日常服饰、儿童服饰,展现了了文山州各民族生活中的美丽风貌。
8、须臾乾坤——程建礼剪纸艺术展。展览按作品题材分为三个部分,展出程建礼剪纸作品55件套。
9、窑火薪传——千年建水紫陶展。本展览以紫陶为主,回顾了建水千年陶瓷历史,展示了建水陶瓷极具东方意境和地方情韵的风采,让观众在领略建水陶瓷文化的同时,亦点亮自己心中的“窑火”。
10、玉山县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人民政协成立75周年书画作品展。该展览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人民政协成立75周年而策划,由上级部门主办,博物馆承办,展出我县书画爱好者书画作品104件套。
11、纪念方志敏诞辰125周年文创展
该展览以方志敏诞辰 125 周年暨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出征 90 周年为契机,由玉山县民间文艺家协会策划。展览展出文创作品276 件,涵盖书画、篆刻、剪纸和工艺美术等四大板块,在二号、三号临展厅展出。
12、谷风墨韵——柳子谷柳咏絮书画艺术联展
该展览以柳子谷纪念馆成立10周年为契机,利用子谷厅(柳子谷纪念馆)、书画厅、一号临展厅为基础,策划的柳子谷和柳咏絮父女俩作品联展。展览展出柳子谷、柳咏絮书画作品82件,其中柳咏絮书画作品为展览前夕捐赠于我馆。
实施“请进来,走出去”战略,截止12月31日,我馆推出外展9次,这是我馆发展的又一个里程碑。
1、唐瓷之韵——江西出土唐代青瓷展。该展览由我馆牵头,联合乐平市博物馆、鄱阳县博物馆、浮梁县博物馆共同策划,在吉林市博物馆、阜阳市博物馆展出。展览展出乐平南窑、玉山渎口窑、浮梁兰田窑和鄱阳长山岛窑出土的唐代青瓷106件(套),展品形制多样、特色鲜明、质地精良,向观众展示我国早期陶瓷制作、演变发展脉胳,让观众领略盛唐时期青瓷古拙端庄、大气洒脱之风韵。
2、真气远出 妙造自然——柳子谷书画艺术展。该展览由我馆自主策划,选取馆藏柳子谷书画作品100件(套),分为山水、人物、花鸟和巅峰巨作等五个单位展出(展品数量视布展展厅面积而定)。展览内容丰富,题材多样,较为全面地展示了书画艺术家柳子谷的艺术风貌。
3、砚界翘楚——玉山罗纹砚精品展。该展览由我馆自主策划,选取了古代罗纹砚藏品、近年来玉山雕刻艺术家精品60余方,其中涵盖不少各项大赛获奖作品。这些展品彰显了玉山罗纹砚的高贵品质、玉山制砚艺术家的智慧与精湛技艺。让观众在欣赏罗纹砚的风采时感受雕刻艺术的意境美、意趣美、传神美,感受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以文化人、以德润心的神奇力量。
2024年全年推出线上展览5个:分别为来自光武帝乡的大汉文明——南阳汉画拓片精品展,纳西族东巴文化展,砚界翘楚——玉山罗纹砚精品线上展、坚韧不拔,高士之风——柳子谷写竹集萃及子谷家风——柳咏絮花鸟画展。采用线上网页制作,通过网络将展览更便捷地推送至观众,也为吸引更多人来博物馆实地参观。
二、强化宣传,让社会影响不断扩大
我馆高度重视宣传工作,采用多种宣传方式,传统与现代结合,多管齐下,使博物馆的展览、活动广为人知,不断扩大知名度,提升美誉度、关注度。
利用多种方式宣传,提升我馆的社会影响力,一是借助媒体,扩大影响。每个展览的展前、展中、展后的推进情况,都在各类媒体上进行大力宣传。二是开展讲座,全年开展演讲比赛、讲座、党员主题日活动、朗诵会等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20余次,例如“中国画的本质追求与表现形式”“消防安全知识 ”“可爱的中国—我爱玉山”主题讲座等。这些文物知识、消防安全知识、科普知识等专题讲座及主题演讲比赛、诗歌朗诵会吸引了众多爱好者前来交流学习,座无虚席,扩大了博物馆的社会影响力。三是开展活动。我馆活动丰富,通过开展各种不同的活动,例如“迎新春送春联”“博物馆里闹元宵”“二十四节气知多少”“缅怀先烈,清明追思”等相关文化活动;结合纪念日如五一劳动节、国际博物馆日、母亲节等开展“智慧的古人”“博物馆丽人行”“我是文物小画家”等主题文博课程和社教活动;开展“百馆进千校”主题活动,将流动展览和文博课程送进了玉山县各乡镇多所中小学校,开展国际博物馆日系列活动等27场,吸引了大批观众参与进来,大大增加了博物馆人气。四是印发资料,扩大影响,将文物相关法律、文物知识,印制宣传册,向公众发放,普及文博知识。五是加强横向交流学习,推介玉山博物馆及玉山文化,利用各种机会与各博物馆交流,寻找合作举办展览。六是导游宣传,扩大影响。通过导游带团参观,不断向外地宣传玉山博物馆,旅游团不断增多。七是微信公众号宣传,全年微信宣传共138次,其中文物类宣传20篇,展览类宣传23篇,社教活动类58篇,其他宣传37篇。八是举办楹联征集活动,我馆举办“古邑新颜,翰墨飘香”楹联征集活动,吸引了一大批楹联爱好者参赛,大大提升了我馆的知名度。九是参加了第十届博博会,促进了博物馆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推动博物馆事业的繁荣发展。
三、因人施教,让社教活动丰富多彩
我馆积极响应国家关于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推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号召,不断探索和丰富为人民群众、为社会服务的举措,以“服务员”的身份,将服务功能拓展延伸,展教结合,用心服务,厚植为民情怀,只有“进行时”,没有“休止符”。
2024年全年,我馆社教部工作人员共为观众提供了400余场免费讲解服务,通过生动有趣的讲解,让观众深入了解展品背后的历史与文化,提升了观众的参观体验。
全年共开展讲座、社教活动等70余场次,内容涵盖历史文化、艺术鉴赏、文物保护等多个领域,吸引了大量观众参与,有效促进了文化的普及与传播。还结合春节、元宵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以及五一劳动节、国际博物馆日、母亲节、国庆节等纪念日精心策划了一系列主题文博课程及社教活动,如“迎新春送春联”、“博物馆里闹元宵”、“智慧的古人”“缅怀先烈,清明追思”“古韵七夕 乞巧雅集——七夕节主题活动”“玉兔迎圆月——中秋节拓印体验”“红旗飘飘迎国庆”“博物馆丽人行”“我是文物小画家”“中国名胜古迹知多少”等,既弘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又增强了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
在开展校馆合作与举办流动展览方面,与多所中小学校开展“触摸家乡历史,感知传统文化”主题研学活动,并启动“百馆千校”主题活动,将流动展览和文博课程送进乡镇中小学校,有效拓宽了文化传播的覆盖面,让更多孩子有机会接触和了解历史文化。
在“5.18国际博物馆日”系列主题活动中,我馆通过在馆大门口悬挂宣传横幅、向公众发放文物保护法律法规及相关书籍、报刊等宣传资料,有效普及了文物保护知识,提高了全民共同参与文物保护的意识。
在新媒体宣传与推广上,随着新媒体的浪潮,我们乘风破浪。年度制作新媒体宣传视频20余个,通过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发布活动预告、推广信息30余篇。有效提升了我馆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让文化的声音传得更远、更响亮。
在比赛的舞台上,我们的讲解员同样大放异彩。在2024年度,我馆讲解员杨欣在上饶市讲解员比赛中荣获优秀奖,曾兰兰、杨欣在全省讲解词大赛中亦获得优秀奖,这些荣誉不仅是对讲解员个人能力的肯定,也是对我馆在人员培训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果的认可。
四、多措并举,让服务更加温馨体贴
博物馆陈列展览对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科学文化知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博物馆作为文化传承与社会教育的重要载体,其陈列展览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科学文化知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为充分发挥这一功能,我馆采取了一系列创新措施,致力于让库房中的文物焕发新生,成为新时代文明实践的重要力量。
截至今年12月31日观众达85134人次,青少年观众达28956人次。我们克服各种困难,确保开放时间,提升服务意识,微笑服务,让观众在参观中体会我们的温馨。这一数据不仅彰显了我馆在文化传播与普及方面的显著成效,也反映了公众对传统文化的深厚兴趣与热情。
在博物馆的运营与发展中,我们高度重视志愿服务的重要作用,积极吸引并组织了多批志愿者参与各项活动。特别是在节假日期间,玉山一中、玉山县中等专业学校的同学们积极响应号召,纷纷来到博物馆担任志愿者。他们不仅协助开展各类志愿活动,如引导观众参观、提供咨询服务等,还以饱满的热情和专业的态度赢得了广大观众的认可与赞誉。
此外,我们还积极组织本单位志愿者参与文明创建志愿服务活动,将志愿服务的精神延伸至更广阔的领域。通过开展志愿服务下乡进校园等活动,我们进一步发扬了志愿者无私奉献的精神,传递了正能量,为社会的和谐与进步贡献了一份力量。这些志愿服务活动不仅提升了博物馆的社会影响力,也促进了志愿者个人成长与能力的提升。
五、开拓创新,各项工作有声有色
自博物馆开放以来,我们始终秉持开拓创新的精神,致力于提升服务质量与文化传承能力,成效显著。我们张开热情的怀抱,迎接八方来客,赢得了领导的高度肯定、社会的广泛支持与观众的如潮好评。
在藏品管理方面,我们严格执行《藏品管理办法》,确保藏品接收、入帐与档案登记过程规范有序。通过每月定期检查库房藏品及安防设备,我们有效保障了文物的安全与日常养护。同时,我们积极开展文物征集活动,通过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发布征集公告,成功接收了社会爱心人士捐赠的各类文物、粮票,柳咏絮捐赠的书画作品等,丰富了馆藏种类。目前,藏品总量为3205件(套),其中文物类藏品1792件(套)、非文物类藏品1413件(套),本年度新增藏品数67件(套)。
今年2月至5月份保管部完成了对馆藏文物的全面盘点工作,为编纂出版《墨韵流芳——玉山博物馆馆藏书画集粹》,我们完成了馆藏书画的图文信息汇总整理与拍摄工作,为文化传承与学术研究提供了宝贵资料。此外,我们还开展了公益性文物鉴定咨询服务,为市民和收藏爱好者提供了免费鉴定服务,2024年共接收公益性鉴定咨询服务5次,鉴定民间文物19件。
在信息化建设方面,我们加强了藏品数据库管理与图文信息公开,通过微信公众号、博物江西等平台,广泛传播文物图文信息与视频资料,有效提升了博物馆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同时,我们积极参与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面对新形势下的高质量要求,保管部人员凝心聚力、积极投入,为文物普查工作的顺利进行贡献了力量。
在安全工作方面,我们始终牢记安全责任,强化管理,确保安全。通过定期开展消防安全知识讲座与消防演练,我们有效提升了工作人员的消防安全意识和实际操作能力。此外,我们还积极开展“双创”活动,进行创文环境整治,为游客提供了更加舒适、整洁的参观环境。
然而,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当前博物馆发展面临着人才缺乏、经费不足、工作人员工作主动性不够、素质能力与博物馆发展不相适应等问题。为了让更多民众了解、认识并走进博物馆,我们将继续上下求索,不用扬鞭自奋蹄,努力克服各种困难与挑战,为文化传承与社会服务作出更大努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博物馆是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殿堂,是连接过去、现在、未来的桥梁,在促进世界文明交流互鉴方面具有特殊作用。中国各类博物馆不仅是中国历史的保存者和记录者,也是当代中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的见证者和参与者。展望未来,我们将继续秉承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博物馆的重要论述精神,将博物馆打造成为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殿堂,连接过去、现在与未来的桥梁,为促进世界文明交流互鉴贡献力量。
2025年工作计划要点
在新时代的征程上,玉山博物馆将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守新时代文物工作方针,致力于打造一个特色鲜明、卓越非凡的博物馆。我们将展教结合,用心服务,力求成为全省一流的博物馆,不断扩大中华文化的影响力。
一、完善设施,提升体验:进一步完善博物馆的设施,提升展览的互动体验感,以满足观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通过增加观众满意度调查,我们将不断优化服务,扩大博物馆的社会影响力。
二、强化管理,提升水平:加强日常管理,提升文物研究水平,促进学术文物研究的深入发展。同时,我们将提高文物宣传推介水平,全方位提升博物馆的知名度。确保博物馆正常开放,并考虑增加晚间开放时间,以满足更多观众的需求。
三、保障文物安全:完善文物管理措施,确保馆藏文物的安全。我们将常年开展文物征集工作,并根据上级安排,继续参与文物普查工作。
四、加强馆际合作:积极加入博物馆展览联盟,与多家博物馆建立合作关系,共同举办高质量、高水准的展览。2025年计划举办6-10次临时展览,推出5个线上云展览,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同时,我们将继续利用新媒体平台加强博物馆宣传,增加观众互动。
五、推动文化交流:计划举办3-5次玉山博物馆馆藏文物对外交流展览,推动我馆文化的馆际交流与传播。
六、加强未成年人教育:认真贯彻执行教育部、国家文物局相关文件精神,利用博物馆资源开展未成年人教育活动。计划举办60场以上的公益性公共文化教育活动,如文物讲座、国学讲座、博士讲堂等。同时,开展“大篷车流动博物馆”活动,将展览和社教活动送到校园、社区,实现中小学生定期参观博物馆的制度化。
七、创新跨界融合:推动“博物馆+旅游”和“博物馆+文化创意”的发展模式,加强文创产品的开发,满足群众多样化的文化需求。
八、完成工程项目:做好博物馆土建工程、阎立本墓维修工程、可移动文物预防性保护项目的验收、结算、审计等工作,确保各项工程顺利进行。
九、加强数据库管理:加强藏品数据库管理和文物图文信息公开工作,继续在馆微信公众号、江西文旅云等网络平台公开文物图文信息,提高博物馆的透明度和公信力。
十、启动修复工程:争取资金启动可移动文物馆藏古代书画修复保护工程,保护珍贵的文化遗产。
此外,我们还将做好其他各项工作,确保博物馆的全面发展与进步。在新的征程上,玉山博物馆将不断奋进,建功新时代,为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贡献更大的力量。
2024年12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