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展||翰墨芳华——柳子谷花鸟画展

2025-01-13 09:54:00

  

 

柳子谷(1901-1986),江西玉山人,名习斌,号怀玉山人,现代著名书画家,美术教育家。他在20世纪30年代即名动海内,与徐悲鸿、张书旂并称“金陵三杰”。耕耘艺坛七十余载,在山水、人物、花鸟诸方面造诣精深,成就卓越,花鸟画作品以清新、自然、生动的风格著称,在中国画坛上独树一帜。

柳子谷的花鸟画题材多样,意境深邃,清新超逸,有妙造自然之生趣。他延续了任伯年、华新罗的小写意传统,以精妙的笔墨和高超的造型能力创造了一个湿润明澈、充满灵性的花鸟世界。他最爱画竹林风雪、幽谷蕙兰,亦常作松鹰、竹鸡、草虫一类,无不精妙。禽鸟或居于幽谷中,或飞栖枝干花影间,或感知春江水暖,或享受竹林闲逸,生趣盎然,动人心扉。无论野鸟家禽、游鱼戏虾,都沐浴着自然的清风,以充满生机的艺术表现赋予了花鸟画以新的审美意趣。

玉山博物馆2017对外开放以来,先后接受了柳子谷家属捐赠的一批书画作品,馆内专设柳子谷纪念馆作永久藏。为宣柳子谷的艺术成就,特遴选15幅作品推出此次线上展,方便观众更好地欣赏柳先生花鸟画的丹青墨韵,感受其经典的艺术魅力。

图片1.png

画作名称:20世纪60年代柳子谷虾戏图  

尺寸:纵45.3 厘米 横 69 厘米

题款:先父子谷示范画虾技法着重谈到笔墨与物像的关系,精炼准确浓淡虚实相生方能形神兼备此图为先父教学画稿咏絮收藏于辽阳戊子夏题记。

钤印柳咏絮印(白)、子谷后人(朱)、咏絮藏画(朱)、素心屋(朱)

这幅60年代的《虾戏图》,是柳子谷在教学示范画虾技法时的一幅画稿。众人皆知,齐白石画虾堪称一绝,令人叹为观止,为此其他有名的画家已经很少有人去画虾了。柳子谷知难而进,

他在写意画法的基础上,发挥了造型严谨、虚实对比强烈的长处。他所画的虾,姿态各异,灵活生动,形神兼备、虚实相生。


图片2.png

画作名称:1970年柳子谷紫藤双燕图

尺寸:纵34.2 厘米 43.5 厘米

钤印子谷(朱)

这幅画描绘的是紫藤和双燕一起飞舞的画面,动感十足,逸趣横生。紫藤花是柳子谷先生十分喜爱的一种花鸟画素材。画面中一对燕子逆风起飞,与紫藤花的摆动形成对比。柳先生在紫藤花的花青色中融入了墨色,紫藤花变得更柔和温暖;嫩叶里融有暖暖的赭石,与双燕的红色胸羽相呼应,整个画面给人以春意盎然的感受,让人产生“春风吹花迷人眼”的情愫。

图片3.png


画作名称:1971年柳子谷孔雀开屏图

尺寸:纵39 厘米 54 厘米

题款:先父子谷  演示张书旂花鸟技法于小北河 

 戊子夏    咏絮补记

钤印柳(朱)

这幅画是柳子谷为学生演示张书旂画孔雀的技法而创作的。画中对孔雀的造型,用笔非常讲究,刻画精细,尤其对细小绒羽的概括性处理颇具功力。用白粉巧妙地勾勒出羽翮,用石青、石绿和墨色描绘出开屏的羽毛,色彩亮丽。从身后伸出一枝怒放的樱花,与风中摇曳的孔雀羽屏形成红绿对比,使画面更加生动,更具感染力。

图片4.png



画作名称:1980年柳子谷荷塘清趣图

尺寸:纵26.6厘米  68.4厘米  

题款:子谷时年八十画

钤印:柳子谷印(白)、子谷八十以后作(朱)

这幅《荷塘清趣图》,构图新颖,四只振翅飞翔的小鸟两两一组与风中飞舞的荷叶相映成趣。柳子谷画花鸟,延续了任伯年、华新罗小写意的传统,笔下的野鸟家禽都沐浴着自然的清风。

图片5.png



画作名称:1980年柳子谷牡丹图

尺寸:纵37厘米  50.6厘米  

钤印:柳子谷(朱)

这幅画用的是普通黄色毛边纸,属于日常习作牡丹虽为最常见的绘画题材,但在柳子谷先生的画作中却不多见,图中玫瑰红色的花朵色泽腴润,艳而不俗,花蕊用粉彩提点;枝条挺劲富有弹性,舒展自如;叶子的笔墨洒脱流畅,在靠近花朵的墨叶上,使用了大量的石青色,把牡丹衬托得更加娇艳。


图片7.png



画作名称:1981年柳子谷白头归栖图

尺寸:纵39.3厘米  58.2厘米  

题款:故园春色好白头亦归棲寄语台湾旧好

一九八零年春节柳子谷时年八十画于泉城

钤印:柳子谷印(白)、子谷八十以后作(朱)

是一托物寄情旧好图中白头翁站在樱花盛开的枝头翘首唤另一白头共享春。左题诗:“故春色白亦归”情景交融,寓意深长,对于久别故乡思念年迈游子来,具有动人心弦的力

图片8.png


画作名称:1985年柳子谷孙其峰兰竹图

尺寸:纵54.2厘米  97.5厘米  

题款:乙亥白露后五日,画家咏絮女士过我,出示其父子谷先生未完成遗作兰石图,求为补题,余乃加画墨竹半梢,并誌数语以归,其峰客居津门第四十三年。         

钤印:孙氏(朱)、其峰之玺(白)

这幅画1985年柳子谷未完成的遗作《墨兰图》1995年,柳咏絮请当代著名画家孙其峰在画上题词,还加画了半梢墨竹。 

图片9.png

画作名称:1962柳子谷王雪涛草丛雏鸡图

尺寸:纵34.2 厘米  45.5 厘米 

题款:壬寅夏避暑青丘  柳子谷画鸡雏  雪涛补画草虫并记

钤印:王雪涛印(白)

1962年,柳子谷先生与王雪涛先生合作创作由柳子谷画雏鸡,王雪涛草虫

王雪涛(1903--1982),河北成安人,是现代中国卓有成就的花鸟画大师,对我国小写意花鸟绘画做出了突出贡献,至今无出其右者。尤善描绘大自然中的小生命,如蝴蝶、螳螂蝈蝈、天牛、青蛙、蜻蜓、马蜂等,栩栩如生,惹人喜爱。

图片10.png



画作名称:1962柳子谷郭味蕖白绶带图 

尺寸:纵34.8 厘米 45.2 厘米

题款:子谷画白綬  味蕖补竹枝

钤印郭味蕖(白)

1962年,柳子谷先生与郭味蕖先生合作创作由柳子谷画白綬,郭味蕖补竹枝

郭味蕖(1908--1971),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花鸟科主任,擅花鸟,兼及山水,其作品融汇诸家,兼工带写,画风清丽活泼,生动自然,别具一格。

图片11.png



画作名称:1962年柳子谷王企华粉牡丹图  

尺寸:纵34.6 厘米 42.9 厘米

题款:企华画花 子谷补叶

钤印王企华(白)、柳子谷(白)

1962年,王企华先生与柳子谷先生合作创作,王企华画花,柳子谷补枝叶。

王企华(1912—2001),山东艺术学院教授。师从于颜元吴子深等名画家。代表作有:《春艳》《洛阳牡丹冠群芳》、《霜叶红于二月花》《牡丹》等,分别获中、日美术交流画展银牌奖、优秀作品奖。

图片12.png


画作名称:1976年柳子谷幽兰图复制品)

尺寸:纵32.5 厘米  43.5厘米

题款:幽兰在空谷,婀娜绝尘寰。更喜东风起,送香到人间。

一九七六年 子谷

钤印:子谷(朱)

兰花生于深山幽谷,因其清芬、高雅,不慕荣华而寓君子之美德。柳子谷先生画兰,在精研传统笔墨技法的同时不一味摹古。他所画的兰花纵横偃仰,兰叶笔法干练,石崖淋漓酣畅,运笔放逸洒脱,技法运用自如,一气呵成。

图片14.png


画作名称:1980年柳子谷兰花游鱼图复制品)

画作尺寸:纵33.3厘米  横43.5厘米  

题款:子谷

钤印:子谷(朱)

是一幅游鱼图水边崖壁的兰色野花,一笔兰叶垂向水面,指向鱼群。画面中虽然没有画水纹,却让人真切地感受到鱼在水中自由游弋、逆水而上的状态。

图片15.png



画作名称:柳子谷春柳双鸭图(复制品)

画作尺寸:纵32.3厘米  横43.5厘米   

钤印:子谷(朱)

这幅画创作年代不详,作品虽小,却画得精细、洒脱,图中的神情刻画得细致入微,这头回眸的动作表现的就是禽鸟困惑时的状态,微张的嘴中似乎可以听到它的嘶鸣声。岸上枯枝与红掌青苔相映衬,一幅“春江水暖鸭先知”的初春景色跃然纸上。

 

图片16.png



画作名称:柳子谷翠鸟鸣竹图(复制品)

画作尺寸:纵32.6 厘米  43.5厘米

钤印:柳子谷(朱)

这幅画创作年代不详,精彩之处在于鸟的刻画和色彩的运用。翠鸟红喙红腹,从红转黄的羽毛色彩变化,衬出了红色的浓艳;以墨色表现背羽,纯净的石绿从头羽染至尾羽,色彩伴随笔迹,从上至下逐渐体现出干湿两种效果,可见柳子谷在用笔上对色彩的把控,笔到色尽。翠鸟微微向里扣的尾羽,不同握枝的爪趾动作,都显示出它高度凝神的警觉状态。几片洒脱的墨色竹叶,更反衬出这一松一弛的瞬间。

 

图片17.png



画作名称:1981年柳子谷万紫千红图(复制品)

画作尺寸:纵69 厘米  34厘米

题款:万紫千红春色好 子谷

钤印:柳子谷印(白)、子谷八十以后作(朱)

1981年创作的《万紫千红图》,是由三只麻雀和几串紫藤构成,内容更丰富,色彩更亮丽,春色盎然,契合题款“万紫千红总是春”的意境。